关于家庭作业存在的反思
原文:Rethinking Homework - Alfie Kohn
作者:Alfie Kohn
[如需更详细地了解此处讨论的问题——包括相关研究的全面引文清单,和对成功变革努力的讨论——请参阅作业谬论。]
学生在学校度过了大半天,回到家后还要做额外的家庭作业。静下心来想一想,这很奇怪。但更奇怪的是,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。
考虑到另外三个事实,家庭作业变得更奇怪了:
1. 家庭作业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。 比如让学生沮丧、疲惫、没有时间参加其他活动,以及可能丧失学习兴趣。许多家长会感叹家庭作业影响了他们与孩子的关系;他们也可能不喜欢逼孩子完成作业,但也担心他们可能会被别人指指点点,或是因为他们对作业不够上心,或者太过上心。
2. 作业的积极作用大多是虚幻的。 为了准备一本关于这个主题的书,我花了很多时间检查相关研究。研究结果令人震惊。首先,完全没有证据表明在小学或初中布置家庭作业对学业有任何益处。事实上,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,是否布置家庭作业(或布置多少家庭作业)与学习成绩之间甚至没有任何相关性 。在高中阶段,相关性很弱,而且在采用更复杂的统计方法后,相关性往往会消失。同时,也没有任何研究证实家庭作业能培养孩子的性格,或教给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3. 尽管作业毫无价值,但学生的作业还是越来越多 在过去的 25 年中,负担最重的是最年幼的儿童。对他们来说,证明作业积极影响的证据非常有限,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存在。
大多数老师时不时会决定,放学后应该继续某个课题,因为这样的作业很可能会带来有意义的学习,值得占用家庭时间——实际并非如此。在大多数学校,家庭作业并不只在适当和重要的时候才布置。恰恰相反,他们的出发点似乎是:「我们已经定好,孩子们每晚(或每周几次)都得做点什么。具体布置什么任务,以后再说。」
我从全国各地无数的人那里听到了家庭作业带来的沮丧感。看着孩子们书包里的作业如洪水般汹涌而出,家长们能让教师理解,这些作业的弊远大于利。而那些长期以来对家庭作业的价值心存疑虑的老师,则被家长施压。因为家长错误地认为课后作业少意味着老师对学生成绩不够重视。这些家长似乎认为,只要他们的孩子每天晚上有很多事情要做,不管是什么,那就一定有学习。
家长和老师需要的是能挑战传统智慧的行政人员的支持。他们需要的是能提出质疑的校长,质疑那些被当做论据的口号:家庭作业能连接学校和家庭(说的好像没有其它更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建立这种联系似的!),或者是家庭作业能「强化」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(这个词表示重复死记硬背的行为,而不是理解能力的发展),又或者是家庭作业培养了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(这种说法完全没有证据)。
最重要的是,校长需要帮助老师们认识到,在评估有关家庭作业(或其他政策)的决策时,最重要的标准是这些决策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可能产生的影响。教育学教授 Harvey Daniels 表示:「家庭作业大多数时候只会让孩子们远离学习。」让我们面对现实吧:大多数孩子都对家庭作业感到厌烦,或者最多把它当作一项必须应付的任务。因此,即使家庭作业确实能带来其他好处,也需要权衡这些好处与其对孩子的学习热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。
那么,一位深谋远虑的校长应该怎么做呢?
1. 自学,并与老师、家长和教育局的行政人员分享你所学到的知识。确保你真正理解研究的结论——缩减或取消家庭作业,并不会在学业或生活技能方面让孩子吃亏。决策应当建立在实事求是而非迷信俗语之上。
**2. 重新思考标准的「作业政策」。**老师被要求每天布置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,或每周都布置作业(例如,每周二、周四布置 x 分钟的数学作业),这实际上是承认家庭作业并不是基于某个具体课程的需要,更不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需求和时间安排。这样的政策为了追求可预测性而牺牲了深思熟虑的教学,不仅对学生有害,而且当这些政策由上级强制实施时,也伤害了老师。
**3. 减少数量——但不要止步于此。**很多家长对孩子们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感到不满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至少,确保老师安排的作业量不超过学区的参考标准,并且不要一直低估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。(正如一位母亲和我说:「如果只有最快的孩子能在 20 分钟内完成,那么宣称这是 20 分钟的作业量就是欺诈。」)然后,努力减少作业的数量,不论是否符合这些参考标准和期望,让家庭而不是学校决定学生晚上的时间安排。
然而,问题并不仅仅在于作业的数量。坦白说,有些作业,哪怕只花五分钟,对学生来说也是浪费时间。太多的一年级学生被迫从杂志里剪下以特定字母开头的单词。太多的五年级学生必须在图纸上给一长串的因数对涂色。太多的八年级学生每晚都要翻阅那些枯燥、内容过剩、由委员会编写的教科书,一章接一章地读。应该鼓励老师们思考,任何一项家庭作业是否真的能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重要问题。每份作业的背后,究竟有着怎样的教学哲学,怎样的学习理念?它是假设孩子们是意义的创造者——还是空容器?它是把学习视为一个主动还是被动的过程?是让学生与思想搏斗,还是盲目遵循指示?
**4. 改变默认状态。**仅仅减少作业数量或提高作业质量是不够的。我们应该改变学校对学生根深蒂固的期望。只有当某项作业真正对大多数学生有益时时,才要求他们把学校作业带回家。否则,他们应有自由决定如何支配课后时间。底线是:除非真正必要,否则不布置作业。当然,这颠覆了当前的默认状态——无论家庭作业的内容如何,都认为它是必要的——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。
5. 听取学生的意见。了解学生对家庭作业的看法,并征求他们的建议——比如可以发放匿名问卷。很多成年人不加探询,就假定家庭作业对学习有益,却从未真正了解学生自己的体验!学生真的认为家庭作业有用吗?有用或没用的理由是什么?哪种类型的作业更好?家庭作业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欲望?作业对他们的生活和家庭还有哪些影响?
**6. 建议老师只布置自己设计的作业。**在大多数情况下,学生只应该做老师设计的作业,而不是事先制作好的、一成不变的习题,或从教科书上复印的通用习题。此外,给全班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几乎没有意义,因为它不太可能对大多数人都有益。做这种作业,对于已经理解概念的学生来说,是在浪费时间,而对于还不理解的学生来说,则会慢慢失去信心。没有哪份完美的作业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,因为没有什么标准能够适应所有人。在真正需要布置作业时候,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设计多份作业。但是,与其给每个人布置相同的作业,不如不给任何人布置作业。
**7. 让作业成为学生参与决策的机会。**评估课堂质量的一个方法,是看学生在与自己学习有关的决策中的参与度。最优秀的教师都知道,学生是通过做决策来学会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,而不是仅仅遵循指示。学生对他们要学什么、在什么情况下学,以及如何(何时)评价他们的学习、教室如何布置、如何解决冲突等等,都应该有发言权。
教育的普遍规律,在家庭作业上同样适用。至少有两位研究人员发现,(根据不同的标准定义的)最出色的教师更倾向于让学生参与决定作业的内容,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在家里要做什么。家长看到孩子的家庭作业后,第一个合理的问题应该是:「孩子们在决定如何完成、何时完成,以及是否真的需要在家完成这项作业上,有多少发言权?」
就家庭作业是否有益(以及为何有益)的讨论本身就很有意义。如果观点多样,如何处理大家意见不一的情况——是投票表决?还是继续讨论直到达成共识?或是寻求一个折中方案?——这个过程既能培养社交技能,也能促进智力成长。正是因为教师选择了提问而不是吩咐,成长才得以发生。如果你认为孩子们总是对家庭作业说不——或对任何需要努力的事情说不,那些经常与学生商量的老师们会对这种观点摇头否定。他们会告诉你,这是不对的。当学生感到被尊重,当他们觉得作业值得做时,他们多数都会热爱挑战。
反之,如果学生对家庭作业嗤之以鼻,或想方设法逃避作业,一般是因为他们的作业太多了,或因为作业布置得漫不经心、连篇累牍,或者仅仅是因为他们对作业没有发言权。即使是高质量的作业,如果学生感觉自己是「被动接受」,而不是「参与其中」,其益处也是有限的。
**8. 帮助老师摆脱打分制。**你的教师团队可能需要你的支持、鼓励和实际操作建议,以帮助他们摒弃作业检查或打分的老套路——其目的是强迫学生服从;转而采用新模式,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解释和探讨自己的学习——他们对所读的书有什么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,他们有什么困难,他们想到了什么新问题。正如杰出的教育家 Martin Haberman 所见,最佳课堂上的家庭作业「不是为了检查——而是为了分享」。倘若学生们觉得,对于那些不会被搜集或记录的作业投入时间毫无意义,那么这并非是要我们设置奖惩制度、制造不信任的理由;这其实是在告诫我们,问题在于作业本身。
**9. 实验。**请那些不愿意重新思考长期以来对传统作业的依赖的老师试一试,看看在某一周或某一课程单元中,如果不布置作业会发生什么。当然,任何信奉家庭作业有益论的人,都应该愿意通过实验——暂停布置作业,来检验这一假设。暂停布置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、学习兴趣、情绪状态以及课堂气氛有什么影响?学校同样可以试行一项新政策,比如我提议的改变默认状态,在全面实施之前,不妨先行试水。
校长们的日子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发事件中度过;他们要处理种种抱怨,抚慰那些受了伤的自尊心,协商出各种解决方案,力求让所有人都心满意足,并且尽可能让火车(或者说,公交车)按时发车。身处这样的岗位,面对可能动摇现状的新举措,往往很难抵挡住逃避的诱惑。特别是在当前这个「提高标准」和「更高要求」等说辞被用来为各种从愚蠢到不当再到吓人的实践辩护的时代,要有相当的胆量和决心来处理像家庭作业这样的问题。但无疑,校长的根本职责是为孩子们做正确的事,保护他们不受那些有害的规定和实践的伤害,这些东西之所以流传至今,不是因为它们有价值,而只是因为它们是传统。
对于那些为了做出合理之事,愿意打破常规的人来说,开启关于家庭作业的讨论,无疑是个绝佳的开始。
相关资料
大量文章和书籍声称家庭作业是有益的——或者认为家庭作业理所应当,不加质疑,只是机械地提供一些布置作业的技巧,或是教父母如何促使孩子完成作业。这里有一些资料,它们对这个话题上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,旨在激发有意义的思考和对话。
Barber, Bill. “Homework Does Not Belong on the Agenda for Educational Reform.” Educational Leadership , May 1986: 55-57.
Bennett, Sara, and Nancy Kalish. The Case Against Homework: How Homework Is Hurting Our Children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(New York: Crown, 2006).
Buell, John. Closing the Book on Homework: Enhancing Public Education and Freeing Family Time. (Philadelphia: Temple University Press, 2004).
Dudley-Marling, Curt. “How School Troubles Come Home: The Impact of Homework on Families of Struggling Learners.” Current Issues in Education [On-line] 6, 4 (2003).
Hinchey, Patricia. “Rethinking Homework.” MASCD [Missouri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] Fall Journal, December 1995: 13-17.
Kohn, Alfie. The Homework Myth: Why Our Kids Get Too Much of a Bad Thing (Cambridge, MA: Da Capo Press, 2006).
Kralovec, Etta, and John Buell. The End of Homework: How Homework Disrupts Families, Overburdens Children, and Limits Learning (Boston: Beacon Press, 2000).
Samway, Katharine. “’And You Run and You Run to Catch Up with the Sun, But It’s Sinking.’” Language Arts 63 (1986): 352-57.
Vatterott, Cathy. “There’s Something Wrong With Homework.” Principal, January-February 2003: 64.
Waldman, Ayelet. “Homework Hell.” Salon.com. October 22, 2005.